春城夜谭|“缺斤短两挂黄牌30天”值得全国推广

日期:2022-02-07 16:32:10  来源:昆明日报-掌上春城

7月30日,海南三亚,网曝荔枝沟菜市场两个商户被贴缺斤短两警告黄牌,引发网友关注。次日,荔枝沟市场监督管理所一工作人员回应称,要挂满30天,如不改正会继续悬挂。

“短斤少两黄牌”管理制度值得推广

其实,类似的管理办法,还有一个地方在实施。福建厦门在几年前就有类似的管理制度:厦门的商户第一次被查实“短斤少两”行为的禁止摆摊经营3天;第二次被查实“短斤少两”行为的,禁止摆摊15天;第三次被查实“短斤少两”行为的将被清退出市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短斤少两黄牌”管理制度具有多方面的好处。一方面,较好提醒了消费者,消费者进入市场之后,遇到“悬挂了黄牌的摊点”之后,为了确保不被商家坑害,可以避而远之,可以不去购买,即便购买还可以多些警惕的心理,知道这个商家“习惯玩手腕”,能积极校验,减少被“短斤少两”的情况。另一方面,给不良商家很大的压力,因为悬挂了“短斤少两黄牌”之后,直接就会影响生意,生意减少了,何来收入?有了较大压力之后,就能把“压力”变成“动力”,从而放弃对“赚钱昧心钱”的依赖。

对此,网友纷纷表示肯定

“建议全国推广”

“简单粗暴有效!”

足斤足两、童叟无欺本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则,如今一些商家为了牟取利益,缺斤短两,坑害消费者,严重影响市场良好营商环境和城市形象。如此行为,必须严惩。

创新惩戒手段效果更显著

相比于直接罚款等传统惩治方式,“为缺斤短两商户挂黄牌”这一创新性惩戒手段,其效果或许更显著,更能触及根本。

首先,“挂黄牌”给商家带来的打击是直击灵魂的。如果直接罚款,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,可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,看起来虽不少,但实际罚款金额可能就十几块钱,违法成本很低。挂上黄牌就不一样了,存在弄虚作假问题的商家极易受到质疑和抵制,直接损害经营收入,在经济惩罚的基础上,其警示效果自然更精准、更深远。

其次,“挂黄牌”等于一种公示,提醒消费者多加小心。商家被罚款,消费者可能根本不知情,也不清楚具体原因,因而无法在购买商品时保护个人权益。相比之下,黄牌上醒目的大字、挂牌理由让人一目了然,能够让消费者对商家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,从而在购物时做出明智的选择,避免上当受骗。

此外,黄牌警告,也是给商家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。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失,挂黄牌的商家们往往会主动采取措施来改正错误行为,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,早日公开“摘牌”。因此,“挂黄牌”比直接罚款更灵活、务实,也更能促使商家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积极改进,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。

“为缺斤短两的商家挂黄牌”既让违法违章的商家吸取教训,提高对交易秩序的认识,也使监管处罚变得更直观、更有效。总的来说,黄牌警戒比直接罚款更合适。

做生意,最大的法宝就是“好名声”,悬挂了“短斤少两黄牌”之后,“好名声”就没有了,这是制约商家不良行为最好办法。“缺斤少两警示牌”,是治理不良商业行为的好牌,值得推广。

掌上春城综合整理
来源:正观新闻、华声在线、网友评论等
责编:张曦
编审:吴晨萍
终审:周健军

标签: